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布日期:2017-04-28 浏览次数:

“筋骨理论与治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立项,2010年4月13日启动建设。

该实验室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学科共同建设。实验室以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骨伤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脊柱病理肾骨相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颈椎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科研三级实验室(脊柱病理)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等为主体,体现了“科研-教学-临床-转化-推广”五位一体模式。2016年11月9日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正式挂牌。

本重点实验室围绕“慢性筋骨病”这一具有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科学问题,按照中医药防治脊柱筋骨病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筋骨病中医药防治骨炎症、骨免疫、骨肿瘤等三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建设,建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可行。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平台条件建设、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成效。

建设期间荣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一系列科技成果,专利及新药成果转让8项,培养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领军人才以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成为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计划项目建设单位。

1.实验室研究方向与学术定位

本实验室根据我国慢性病防治的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结合本实验室的优势、中医特色和筋骨理论与治法发展的现状,形成下列3个研究方向:

1)中医药防治脊柱筋骨病(颈、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2)中医药防治骨关节筋骨病(骨代谢疾病、肾精亏虚型慢性病)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3)中医药防治骨炎症、骨免疫、骨肿瘤的应用与基础研究。

实验室的学术定位:在研究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诊断与中医药防治手段,开发创新中药新药,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医药诊治方案,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理论创新水平,为“筋骨理论与治法”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协同创新平台。

2.实验室的特色和优势

“慢性筋骨病”是由于人体退变衰老,并因创伤、劳损、感受外邪、代谢障碍等因素,加速其退变、衰老,造成全身脊柱、骨与关节、骨骼肌等部位病理改变,进而筋骨“动、静力平衡失调”,组织、器官代谢紊乱,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疼痛、肿胀、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的综合症,包括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股骨头坏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痛风、肾性骨病、糖尿病性骨病、甲状腺性骨病、骨肿瘤等等。中医学称为“骨枯”、“骨极”、“骨痹”或“痿证”等。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筋骨病的研究重点已由“外伤性”转向“慢性、退变性”研究方向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劳损的增加,慢性筋骨病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慢性筋骨病防治的医疗费用正在急速增长。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现代生物学技术,力求系统阐明中医中药方法治疗骨退行性病变的作用机理,发现药物作用的新靶标及药效物质基础,丰富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内涵,实现理论和技术创新。

本实验室主要以慢性筋骨病(退行性脊柱病、代谢性脊柱病及炎症性骨与关节病)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以中医气血、藏象、津液及经络、经筋、筋骨理论为指导,创新性提出调和法(调和气血、补益肝肾)、调衡法(调衡筋骨、恢复平衡)法则,形成了益气化瘀法”“化瘀通络法”“健脾补肾法”“补肾填精法序贯性防治慢性筋骨病。在深入探讨慢性筋骨病发病机制同时,逐渐深化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并祛,内外兼治,筋骨并重,脏腑调摄,动静结合,身心同治的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科学内涵。

研究室面向临床实际,遵循中医药研究以“思维方法为魂,临床疗效为本”的原则,以中医药为体,现代科学技术为用,将现代疾病疗效与中医整体改善生命质量评价相结合,发扬中医药治疗现代慢性筋骨疾病的临床优势,在明确中医药疗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在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同时,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