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

医者感言: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莫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副所长、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施杞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基地负责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主要负责人;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医骨伤专科联盟、...

医者感言:于仁厚处用心;于术精处用功


莫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副所长、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施杞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试点基地负责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主要负责人;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上海市中医骨伤专科联盟、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临床优势专科负责人。兼任石筱山伤科学术联盟执行主席、世中联脊柱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骨科微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先后荣获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科主任金奖、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医德标兵、龙华医院名中医等荣誉称号。



传承石氏伤科、博采众长,着重临床

莫文师承全国骨伤科大家施杞教授和脊柱外科名家袁文教授,传承石氏、王氏伤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跟师国医大师天池伤科第三代传人刘柏龄教授,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着重临床”,形成“气血为纲;脏腑为本;法宗调衡;经方施治;中西各宜”的学术思想,擅长以中医内外治法联合,包括汤药、针灸、手法、手术等治疗退行性脊柱和关节疾病。他主编的《中医骨伤常见病证辨证思路与方法》,总结了龙华医院60余年以来骨伤疾病的诊疗经验;作为副主编协助施杞教授编写的《中医骨内科学》《石氏伤科施杞临证经验集萃》《石筱山伤科学》等专著,广泛服务于临床;带领团队开展中医药循证和机制研究,在Clinicaltrials.org、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注册临床研究18项,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6项,提高了石氏伤科诊疗技术临床证据等级。参与创立“益气化瘀法”“补肾填精法”“平衡筋骨法”等多种诊疗技术规范和临床方案,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12篇,授权专利6项;带领团队2018年、2020年、2021年三获艾力彼中国中医医院最佳研究型专科骨伤科称号。




倡导“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理念,解决临床疑难杂症

莫文在继承石氏伤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致力于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坚持“能保守则不手术,优先中医治疗,需要手术则尽量微创”的原则,临床倡导“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并用”,做到精益求精,提高临床疗效。强调对特定疾病、特定情况不排斥手术,同时重视中医药治疗及围手术期协同手段,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具有龙华骨伤特色的保守-微创-手术-康复的全方位治疗模式。

莫文擅长运用中西结合方法解决临床疑难杂症,建立“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规范,能明显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制定《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团体标准发布,建立分度精准诊治方案,降低手术率和复发率;创立液压扩张结合手法治疗重度粘连性肩周炎规范,牵头制定《肩周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发布,其中“整肩三步九法”被纳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技术传承专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立骶管封闭术/神经根阻滞术加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在多家医院推广。



发挥传帮带作用,石氏伤科薪火相传

莫文重视教书育人,发挥传帮带作用,希望石氏伤科代代相传。他主张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要相结合,主编《中医正骨学》《骨伤内伤学》和副主编《中医骨病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研究》《中医骨伤科学》《中医骨伤科临床研究》等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6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6名,师带徒20余人,学生中多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多次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教师。他作为上海市骨退行性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骨伤专科联盟牵头人,还制定慢性筋骨病的三级诊疗上海方案,长期下社区服务,发挥“传帮带”作用,推广适宜技术12项,培训带教基层医师128人,提升了上海中医骨伤的整体学术水平。